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(記者蔡玉高、蔣芳)12月1日,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家祭活動在紀念館啟動;13日,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。從“家祭”到“國祭”,中國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頁,正不斷加固於整個民族的歷史記憶中。
      降半旗、奏唱國歌、拉響警報、全城默哀、敬獻花圈……首個國家公祭日,高規格的祭奠儀式,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與無盡思考。
      77年前的12月13日,南京城陷,在此後的1個多月時間里,侵華日軍血腥屠殺30萬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無寸鐵的平民,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。
      多年來,南京一直銘記這段災難的歷史。1985年8月,建立在“萬人坑”遺址上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館。1994年12月13日,紀念館首次拉響警報並舉行集體悼念活動,自此,每年的這一天從未間斷過。紀念館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對外交流的重要場所。
      紀念館身後,有一個特殊的群體。作為經歷者與受害者,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證言是歷史的最有力證據。肩負著傳承歷史的重任,這批可敬的老人不得不強抑心中的悲憤,一遍遍地講述災難經歷,甚至要與日本右翼對簿公堂。
      對於自己的後人,幸存者們有嚴格的要求。除了6歲的重孫外,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佘子清“督促”全家所有人必須到紀念館參觀,並親自擔任講解員。每逢清明、“12·13”等特殊的紀念日,老人都會不厭其煩地講述歷史。小女兒佘珏說,對於父親的講述,她經歷了從好奇到不耐煩、再到心情沉重的複雜過程。父親年紀大了,他希望兒女們將祖輩們的傷痛記憶傳承下去。
      令人心痛的是,歲月無情,越來越多的幸存者離開人世。為了將幸存者的家族傳承從“習慣”變成“慣例”,在首個國家公祭日來臨前,南京組織了第一次幸存者遺屬“家祭”活動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表示,“30萬”不是冰冷的統計數字,而是由一戶戶家庭、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組成,結合到個體、家庭受災,更易引發後人對歷史的反思。
      個人證言、家族傳承,最終是為了要將災難的歷史,深深烙在民族記憶中。
      “南京之痛,民族之痛。南京之悼,理應成為民族之悼!”朱成山表示,自今年2月底“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”正式設立後,首個國家公祭日如何祭奠成了社會關註的焦點。“首個國家公祭日隆重的祭奠儀式,凸顯了一個民族對平民死難者的深切緬懷與眷戀,更彰顯了一個國家正面歷史的勇氣。”朱成山說。
      當天的公祭儀式上,10位坐在輪椅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引人註目。85歲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周湘萍拄著拐杖前來參加公祭儀式,整個紀念活動中,她一直認真地關註著儀式上的每一個細節。聽到青少年代表誦讀《和平宣言》時,老人難抑悲憤,淚水直流。她激動地說:“國家為死難同胞舉行公祭,對逝者是慰藉,對生者則是一種警醒。希望後來人一定不能忘了歷史。”
      30多歲的阮超陪同爺爺、幸存者阮定東前來參加公祭活動。阮超說:“以立法形式設立公祭日,這是災難歷史最有效的傳承。一個不忘歷史的民族,定能實現復興。”
      日本友人松岡環13日也參加了儀式。“非常有幸能參與這樣高規格的祭奠活動。”多年來始終堅持為南京大屠殺歷史求證的她表示,這20多年中,她明顯感覺到,中國人對歷史(南京大屠殺)越來越重視,舉行國家公祭,是在向世界宣佈,中國是一個不忘歷史、愛好和平的民族。
      “和平發展,時代主題,民族復興,世代夢想。龍盤虎踞,彞訓鼎銘,繼往開來,永志不忘。”正如《和平宣言》中所述,家之祭、國之祭,正匯合成巨大的精神力量,推動民族不斷走向復興。  (原標題:從“家祭”到“國祭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c80wcipt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